中文English

科普肉芽肿

科普肉芽肿

科普肉芽肿

肉芽肿为什么青睐左侧乳房?

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,英文缩写GLM,为叙述方便,我简称肉芽肿。

20072012年,我共做单侧肉芽肿手术184例,其中左侧乳房102个,右侧82个,经统计学处理左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,P0.05,查阅国外文献也有类似发现,国内尚未见报道。为什麽肉芽肿好发于左侧?怎么解释这种发病倾向性?这要从肉芽肿的发病危险因素说起。

我认为肉芽肿是对乳房内淤积、污染、变质乳汁的自身免疫性炎症,所以肉芽肿总是发生于经产妇,或各种原因导致泌乳素升高的人。乳汁淤积是哺乳障碍所致,例如乳头内陷或内翻,有奶不喂,乳腺发炎,哺乳不足6个月,小孩不吃,母子生病等等,肉芽肿病例中各种原因的哺乳障碍的比例高达78%因此,可以认为哺乳障碍是发病的首要因素,淤奶是发病的物质基础。

那为什麽左侧发病率高于右侧?我们应当注意这样的一个事实:一般人都是习惯性用右手抱孩子哺乳,因此总是右侧喂的机会多,左侧相对哺乳较少,就更容易积乳。人群中左撇子毕竟是少数。也许有人认为我们这种解释有点牵强,但是目前还找不到左侧容易发病的其他更好的理由。

不过需要注意的是,虽然国内外文献多认为肉芽肿是单侧发病,但也不能忽略它的双侧倾向。

在我们的300例统计中,双侧同时或先后发病超过10%,间隔时间最长2年,说明肉芽肿术后2年内存在对侧发病危险性,不能放松警惕。

道理很简单,天生一对的乳房,同处一个机体环境,发病因素对两个乳房来说是同时存在的。如果机体的免疫状态未能改善,对侧就有可能发病,一点点外伤,一粒药物,一只螃蟹,也就可能触发超敏反应的电钮,尤其是高泌乳素血症的状态,很容易一触即发。这就是为什麽一侧肉芽肿手术后,需要长期服药的原因。

说实话,要想改变机体免疫状态,不是一朝一夕的事,在方法上还是处于摸索阶段。皮质激素最为有效,但是长期服用(国外平均4.7个月,国内尚无报道),副作用太大,可能会得不偿失。中国得天独厚的条件——中医中药,我认为是最佳选择,但汤药长期口服会有诸多不便,只能是制剂最好,化岩颗粒疗效肯定,就是有点臭,如果去掉臭脚丫子味,药就失效了,目前我还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。其他就是休息、锻炼等等养生之道,远离污染食物和过敏原。